轉載來源:南方日報
【見習記者】彭深
【通訊員】黃木春
2013年7月,汕頭市龍湖區政府與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汕大醫附一院”)簽訂合作共建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龍湖醫院(以下簡稱“龍湖醫院”)協議,同年11月2日舉辦揭牌儀式,龍湖醫院實現正式托管交接。
作為粵東首個醫聯體,汕大醫附一院從2006年開啟了醫聯體建設之旅,通過充分發揮三甲醫院的管理和專業優勢以及區域醫療中心帶頭作用,實行分級管理,充分利用各級醫療資源,協同發展,打造功能互補、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綜合醫療服務體系。2018年1月,廣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廣東改革工作簡報》專題報道了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打造醫聯體“汕大模式”。
托管以來的近十年時間里,龍湖醫院蹄疾步穩,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開放病床數增長145%,治療病種數從794個提升到1483個,三、四級手術例數從94例提升到1531例;開展“腦CT灌注成像技術”“腸道菌群移植治療糖尿病”“腦缺血EDAS手術”等153項新技術,填補了以往新技術開展的空白;開設“汕大醫附一院知名專家工作室”,邀請專家輪流定期坐診,著力破解轄區群眾“就醫難”問題……醫院的醫療救治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成為“汕大模式”緊密型醫聯體的一個實踐樣板。
醫院外景。受訪者供圖
創新驅動
促進學科建設飛躍發展
“我剛外派過來時龍湖醫院的超聲業務只有最基礎的應用項目,現在已經能開展很多新技術新項目了!”龍湖醫院超聲科負責人詹伏蘭感嘆道。她是2018年從汕大醫附一院外派到龍湖醫院工作,短短5年間見證了醫院超聲業務開展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提升。
詹伏蘭介紹,汕大醫附一院托管龍湖醫院后,將一批骨干醫生外派至龍湖醫院開展工作,在帶來大批專業人才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大批新技術。內科、外科、腫瘤科等特色??贫寂神v了汕大醫附一院的專家醫生,一線臨床的住院量、門診量穩步增長也帶動了超聲科的技術開展。目前,龍湖醫院的超聲業務開展范圍已實現與汕大醫附一院基本同步。她最直觀的感受是,醫院超聲科的年業務量從2018年的200多萬提升至去年的接近700萬,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高,工作熱情也空前高漲。
實際上,這只是龍湖醫院學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托管前的龍湖醫院業務水平低,學科建設落后,??圃O置少,全院僅開設有10個???,人才嚴重外流,群眾到院就醫意愿低,業務量少,“人才—??啤獦I務”形成了一個嚴重制約醫院發展的循環。托管十年間,依托汕大醫附一院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先進的技術水平,龍湖醫院在學科建設尤其是亞??平ㄔO方面得到長足發展,先后新增了腫瘤中心、腦科中心、安寧療護中心、血液凈化中心等14個臨床科室,診療水平和救治能力顯著提升,滿足龍湖區群眾就近就醫的需求。
著力改善醫療條件,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受訪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新開設的腫瘤中心和中西醫結合科(內分泌專業)于2020年、2021年先后獲評為汕頭市臨床重點???。2017年在粵東地區率先成立的首家安寧療護中心在短短幾年間便探索出一套可行可借鑒的安寧療護照顧模式,成為廣東省安寧療護標桿試點單位。日前,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安寧緩和醫療專項基金更是把廣東首個“芳香呵護病房”項目落戶龍湖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該中心通過早期識別、積極評估、控制疼痛和治療其他痛苦癥狀,改善臨終患者的生命質量、維護患者尊嚴、緩解家屬痛苦,讓患者在努力“生如夏花般燦爛”之后,也能 “逝似秋葉之靜美”。2017年以來,安寧療護中心已經為500多名住院的臨終患者提供了專業照顧,400多名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無痛苦、有尊嚴地走到人生終點。
安寧療護門診。受訪者供圖
得益于多學科建設的飛躍發展,目前,龍湖醫院已成為龍湖區的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出生缺陷干預中心,為婦兒生命健康和優生優育保駕護航。詹伏蘭介紹,在汕大醫附一院托管前,龍湖醫院的出生缺陷干預工作經常需要借助外部的技術力量來完成,托管后,龍湖醫院已經能獨力完成該項工作。在醫聯體內部互聯互通的機制下,龍湖醫院建立起了完善的三級會診機制,遇到疑難病例時,可以直接邀請汕大醫附一院的鄭寶群教授等專家來到現場進行疑難診斷;當病人需要開展介入穿刺等手術時,可以直接由龍湖醫院的醫生協調預約汕大醫附一院的專家醫生直接到院開展手術,省去病人在不同醫院中轉診、預約的時間成本,最大程度便利群眾。
此外,龍湖醫院還與汕大醫附一院建立起暢通的無障礙雙向轉診綠色通道,構建起一條守護龍湖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通道。近5年來,由龍湖醫院轉診到汕大醫附一院的危急重癥患者多達2604人次,全部都得到了及時救治;而從汕大醫附一院轉診到龍湖醫院繼續康復治療的患者也達到數千人次,絕大多數患者經過康復治療恢復了健康,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輸血”+“造血”
激發人才發展活力
人才是醫院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托管前的龍湖醫院,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外流,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現象嚴重困擾著醫院工作的開展。托管后,汕大醫附一院選派了一支學歷高、臨床經驗豐富、執行力強的人才隊伍常駐龍湖醫院擔任學科帶頭人,擔負起業務發展和傳幫教的雙重任務。
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手術。受訪者供圖
除了向龍湖醫院派駐全職人員外,汕大醫附一院還以兼職主任、不定期出診專家等形式,幫助龍湖醫院提升診療服務能力,助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區級醫院。
2021年11月,龍湖醫院專門開設了“汕大醫附一院知名專家工作室”,邀請汕大醫附一院心血管病醫院王斌院長為首的心血管團隊及內分泌科、消化內科、肝膽外科、神經內外科、兒科等學科的大批專家到院坐診,開展疑難雜癥會診、指導臨床醫療實踐?!霸谏谴筢t附一院很難掛上號的名專家,直接來‘家門口’坐診,并且還不需要排隊,極大地方便了龍湖區的群眾?!?/span>
“如果把專家和技術送到龍湖醫院比作‘輸血’,那么‘輸血’之后,我們也在積極實現‘造血’?!比肆Y源科林玲彬科長介紹,龍湖醫院定期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汕大醫附一院全職進行沉浸式進修學習,通過3個月至半年的參加臨床查房、臨床教學、會診、技術培訓、手術示教、疑難病例討論,提升醫護人員的業務水平。在這過程中,也培養了一批能獨當一面的人才。
龍湖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鄧龍川醫生便是在這樣機制下,從一名普通醫生成長為內一科副主任、消化內鏡中心主任的。鄧龍川長期從事內科臨床工作,結合科室發展需要和他個人對專業技術能力提升的興趣,醫院先后派遣鄧龍川前往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專門進修消化內鏡技術,包括消化系統疾病的規范化診斷治療,如胃鏡、腸鏡下的診斷及治療技術等。通過不斷學習、積累和實踐,如今,鄧龍川已熟練掌握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內鏡下微創切除(EMR、ESD)等技術,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帶領龍湖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團隊為群眾的消化系統健康保駕護航。
配套升級
提升群眾在“家門口”就醫體驗
托管前的龍湖醫院醫療環境破舊,患者就醫體驗相對較差。為提升群眾在“家門口”的就醫體驗,龍湖醫院著力改善醫院醫療條件。托管以后,龍湖醫院通過多方籌集資金對全院破舊環境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升級,改造面積達到16804平方米,所有病區、門急診、醫技科室全部改造一新,從過去破舊的環境,轉變為布局合理、明亮舒適的現代化醫療場所,患者就醫體驗顯著改善,就醫意愿大幅提升。
托管前,醫療設備短缺落后曾是嚴重制約龍湖醫院發展的一大硬傷。為迅速改變龍湖醫院落后的診療條件,提升診療技術水平,汕大醫附一院迅速投放了一大批高端醫療設備,包括美國GE公司的64排CT、德國西門子全自動檢驗流水線、GE彩色B超、GE移動式C型臂X線成像系統、GE全數字化雙通道X光機(DR)等,滿足醫務人員日常診療的需要,龍湖醫院一躍成為區域內診療條件優越的現代化醫院。
為患者檢查診療。受訪者供圖
醫院就醫環境和就醫條件的改善,也逐步改變群眾以往看病只能到三甲綜合醫院的想法。家住汕頭市東區的黃先生因尿毒癥需要每周到醫院開展3次血液透析,為了省去路途上的頻繁奔波,在過去的2年間,他都選擇到龍湖醫院進行血透。
龍湖醫院血透中心護士長林卓珊介紹道,汕大醫附一院醫聯體內部已實現血液透析的同質化管理,在病人病情穩定的情況下,在龍湖醫院進行血液透析能享受到與汕大醫附一院同樣的服務?!俺藴p少排隊等待的時間外,患者到龍湖醫院就診治療還有一定的經濟性,花‘二甲’的錢,享受‘三甲’的服務!”林卓珊說。
引得“托管”活水來,實現跨越新發展。十年托管結出累累碩果,為龍湖區人民群眾提供了一所高水平醫療服務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龍湖區落地實施作出了貢獻?!罢雇磥?,在汕大醫附一院人才、技術、管理、品牌的支持下,龍湖醫院將統籌醫療、教學、科研三位一體均衡發展,全面進入更優、更強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痹撛簵钣袢A院長表示。
網站首頁 | 醫院信息 | 動態資訊 | 健康通道 | 就醫指南 | 特色科室 | 專家會診 | 交通指南
電話:0754-87279120 傳真:0754-88366609 地址:汕頭市龍湖區榕江路18號 郵政編碼:515041
備案號:粵ICP備11056690號 粵公網安備 44050702000488號
版權所有: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龍湖醫院(原龍湖醫院) Copyright 201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